铜矿堆浸不仅历史长,而且规模大,堆浸所用原料,不像金矿那样只限于氧化矿石。当今,大量铜矿石堆浸的对象是混合矿,其中主要是硫化矿。从选冶工艺角度出发,一般将铜矿石划分为氧化矿(如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蓝铜矿等),自然铜及次生硫化矿(如辉铜矿、铜蓝等),原生硫化矿(如黄铜矿、硫砷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等)。对氧化铜矿石堆浸,仅采用稀硫酸溶液作为溶浸液;对自然铜和次生硫化矿的堆浸,必须在氧化条件下,使用酸性溶浸剂;对原生硫化铜矿石,则必须有更强的氧化剂或在强氧化条件下进行。应该说明,对硫化铜矿石堆浸,需经历的时间,都是相当长的。
历史上一直以铁屑置换堆浸浸出液中的Cu+成海绵铜(至今仍有一些企业沿用);现代不少企业采用高铁盐作次生硫化铜矿石堆浸的氧化剂。图1是铜铁水系的电位-pH图。
图1 Cu,Fe-H2O系电位-pH图
图中各有关的标线的反应式及热力学数学式如下:
E=0.271-0.0591pH
Fe(OH)2+2H++2e Fe(OH)2+2H2O
E=0.047-0.0591pH
由图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图1中线①~⑤构成Cu-H2O系电位-pH图,线⑥~ 构成Fe-H2O系电位-pH图。
二、从图中线⑦看出,Fe3+是低价铜的良好氧化剂;从线⑩可知,铁还原溶液中的Cu2+成金属铜。
三、高价铜矿物,如CuO、孔雀石、硅孔雀石等,只需很稀的酸性溶液就能进行浸出,图中线①充分说明丁这一点。
四、比较图中线①和⑥可知,堆浸铜矿石,在有氧化剂存在时,控制浸出液的pH,即可实现铜的选择性浸出,而把铁留在矿石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