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钨矿选矿工艺研究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483

江西某钨矿为典型的原生石英-钨属矿石类型,赣南地区有较多同类钨矿石的选别实践,一般采用阶段分选、强化分级工艺,充分体现“能收早收,该丢早丢”思想。该矿石能否适用同类型矿石的原则流程,有待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和流程试验。

一、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一)矿石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

可见,矿石中WO3含量较高,是主要回收的组分;选矿中可综合回收的组分有Bi,Cu,Mo,Sn。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黑钨矿、白钨矿等,其它金属矿物有黄矿、辉矿、闪矿、黄矿、辉铋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少量长石、白云母萤石灰石、绿泥石、方解石等。矿脉中富含钨铋等多金属矿,矿石未风化,属原生石英一钨铋多金属矿石类型。

(二)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晶结构、半自形晶结构和它形晶结构,还有交代残余结构、溶蚀结构、包含结构和交代结构等。矿石构造有交叉构造、对称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复脉构造和梳状构造等。

(三)主要矿物嵌布特征

1、黑钨矿嵌布特征。褐黑色,条痕棕褐色,金属光泽,密度大。产于早期石英脉,多呈叶片状及板状集合体产出,垂直或斜交脉壁生长,少数为粒状或小块状杂乱分布,个别呈“钨砂包”出现。多与白钨矿共生,并被白钨矿或黄铁矿包围、穿插、交待和熔蚀。黑钨矿嵌布粒度总体较粗,68.32%以上的黑钨矿分布在1.6~0.2mm粒级中,属粗粒级范围。

2、白钨矿嵌布特征。浅黄-灰白色,具金刚或松脂光泽,一般为他形粒状或小块状,零星分布,有时被方解石、绿泥石交代。

3、黄铁矿嵌布特征。浅黄铜色,条痕黑色,强金属光泽,一般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产出,有被闪锌矿交代或溶蚀等现象。

4、辉钼矿嵌布特征。灰色,金属光泽,硬度小,污手,薄片有挠性,具油脂感,多呈磷片状集合体或细小颗粒状分布,多见于含钨石英脉中,在花岗岩区脉侧蚀变云英岩中也可见及,一般单独产出较多,偶尔也见到与白云母共生。

5、黄铜矿嵌布特征。铜黄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小于黄铁矿,常呈他形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出现;主要产于含钨石英脉中,常与黄铁矿、闪锌矿、辉铋矿共生,有时交代或穿插黄铁矿、闪锌矿。

6、辉铋矿嵌布特征。铅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密度大,硬度小;常为块状或纤维状集合体产出,在晶洞中有时见有针状或毛发状。常与黑钨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共生,与黄铜矿相互交代或穿插,因此不易辨别它们的结晶先后。

7、石英嵌布特征。为灰白-乳白色、强油脂光泽,断面为贝壳状,性脆、块状构造。

8、长石嵌布特征。灰白-浅肉红色,具有玻璃光泽,呈板状或块状产出,表面常有高岭粉末。

9、白云母嵌布特征。为白-灰白色,玻璃光泽,呈细小片状产出。

(四)黑钨矿单体解离度测定

将矿石破碎到-2 mm后进行黑钨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黑钨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黑钨矿的单体解离度较好,全样可达到79.03%。

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一)选矿工艺方案的选择

该黑钨-石英脉型钨矿石中金属矿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用成分为WO3,其它元素含量均较低;钨矿物嵌布粒度较粗;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总体上该矿石属于简单易选矿石类型。

该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借鉴了赣南同类矿石的处理经验,拟采用先分级、再跳汰+摇床粗选、钨粗精矿再浮选脱硫、磁选实现黑钨矿与白钨矿和石的分离,最终获得高品质钨精矿的联合工艺流程。

(二)跳汰入选粒度研究

选用跳汰机对粗粒级有用矿物进行了早收研究,首先进行了12~0mm,6~0mm 2个入选粒度的优选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跳汰入选粒度优选试验结果

由表3可见:6~0 mm入选比12~0 mm入选在WO3回收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WO3品位高出3倍以上,因此确定跳汰重选入选粒度为6~0mm。

(三)分级跳汰重选试验

为提高选矿效率,对跳汰的工况进行了优化,即改全粒级入选为分粒级段入选,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4。

图1  分粒级跳汰重选试验流程

表4  跳汰分粒级入选试验结果    %

由表4可以看出,跳汰分粒级入选,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到31.38%和31.74%,较6~0mm全粒级入选的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18.14和11.23个百分点,表明该矿石分粒级选别的效率明显高于全粒级选别的效率;此外,该重选尾矿WO3品位和回收率分别高达0.35%和68.26%,大部分WO3没有得到回收。因此该流程的精、尾矿均需进一步进行磨选。

(四)跳汰尾矿摇床重选试验

对跳汰分级选别尾矿进行了全粒级摇床选别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跳汰分级选别尾矿全粒级摇床选别试验结果%

由表5及矿石工艺矿物学特点可以看出,摇床也必须进行分级选别。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跳汰粗选尾矿采用分级摇床重选-一次摇床中矿再摇选的流程,可以获得产率0.83%、WO3品位31.85%、回收率51.83%的综合摇床精矿;最终总的钨粗精矿产率1.46%、WO3品位31.07%、回收率88.97%;尾矿WO3品位已降至0.04%,没有进一步深选的必要,但粗精矿需进一步精选,以提高精矿晶质。

对试验过程的分析表明:各粒级摇精WO3品位在30.58%~33.14%之间,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分粒级选别具有高效性、准确性的特征。

图2  跳汰、摇床分粒级选别试验流程

表6  跳汰、摇床分粒级选别试验结果    %

(五)重选粗精矿分级台浮和浮选脱硫试验

因矿石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矿,硫化矿密度与钨矿物密度差异较小,重选难以去除这部分硫化矿,而如不去除该部分硫化矿又难以得到高质量钨精矿,为此,对重选粗精矿进行了分粒级台浮和浮选脱硫试验,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7。

图3  重选粗精矿分级台浮和浮选脱硫试验流程

表7  重选粗精矿分级台浮和浮选脱硫试验结果    %

试验条件∕(g∕t)

产品名称

产率

品位

作业回收率

WO3

S

Bi

WO3

S

Bi

台浮丁黄药40,

浮选丁黄药30、

2#油21,

各扫选用量

均为粗选的1∕3

跳汰精矿

4.84

55.54

1.20

0.03

8.73

0.97

0.12

台浮精矿

9.28

56.76

1.10

0.04

17.12

1.71

0.31

钨粗精矿

14.12

56.34

1.13

0.04

25.85

2.68

0.43

硫化矿

10.46

0.03

35.24

8.15

0.01

61.78

71.66

浮硫尾矿

75.42

30.26

2.81

0.44

74.14

36.54

27.91

重选粗精矿

100.00

30.78

5.96

1.19

100.00

100.00

100.00

台浮丁黄药70,

浮选丁黄药50、

2#油21,

各扫选用量

均为粗选的1∕3

跳汰精矿

4.71

57.04

1.19

0.02

8.71

0.94

0.08

台浮精矿

9.08

58.26

1.15

0.05

17.16

1.76

0.38

钨粗精矿

13.79

57.84

1.16

0.04

25.87

2.70

0.51

硫化矿

15.03

0.03

31.45

7.21

0.01

79.19

91.71

浮硫尾矿

71.18

32.11

1.52

0.13

74.12

18.11

7.83

重选粗精矿

100.00

30.84

5.97

1.18

100.00

100.00

100.00

由表7可见,随丁黄药用量的增大,硫化矿中铋和硫的品位都有所下降,但回收率均明显升高;而随丁黄药用量的增大,所得到的钨粗精矿WO3品位和回收率却相差不大。当台浮丁黄药70g/t,浮选丁黄药50g/t、2#油21g/t时,得到的钨精矿WO3品位达到57.84%,作业回收率达到25.87%;得到的硫化矿含硫铋分别为31.45%和7.21%,作业回收率分别为79.19%和91.71%,对原矿回收率分别为4.67%和12.76%。因此选取台浮丁黄药70g/t,浮选丁黄药50g/t,2#油21g/t作为后续试验条件。

(六)浮选脱硫尾矿摇床重选选钨试验

由于浮硫尾矿中钨含量较高,为此进行了浮硫尾矿摇床重选试验,同样将浮硫尾矿分为两个级别进行摇床重选,试验流程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8。

图4  浮硫尾矿摇床重选选钨试验流程

表8  浮硫尾矿摇床重选选钨试验结果    %

由表8可以看出,浮选脱硫后的尾矿采用分粒级摇床重选-摇床中矿再摇选的流程,可以获得作业产率50.94%、WO3品位56.68%、作业回收率90.27%的综合摇精;尾矿WO3品位已降至6.34%,作业回收率也降至9.73%。因此该尾矿进一步深选意义不大,但钨总的粗精矿品位仅为56.95%,需进一步精选,以提高精矿品质。

对试验过程的分析表明:各摇精WO3品位在56.13%~57.25%之间,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分粒级选别具有高效性、准确性的特征。

(七)钨综合粗精矿强磁精选条件试验

原矿经前面一系列处理后可得到WO3品位56%以上的钨综合粗精矿,但其质量还达不到高品级钨精矿要求,这是因为原矿中含有少量锡石等重矿物,这些矿物的密度与钨矿物差异较小,重选工艺达不到与钨矿物分离的目的。考虑到本研究对象以黑钨矿为主,而且黑钨矿与锡石在磁性上有一定差异,因此进行了钨综合粗精矿强磁精选条件试验,背景磁感应强度为1.1T。

由于磁选入选的钨粗精矿粒度范围较宽,容易产生夹带现象,为此进行了钨综合粗精矿不同分级方案下的磁选条件试验,试验流程见图5,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重选粗精矿分粒级磁选条件试验结果  %

由表9可以看出,将钨综合粗精矿分成4~0.83,0.83~0.2, 0.2~0mm 3个级别进行强磁精选,无论是精矿品位还是回收率都较高,因此分级粒度适当下移有利于提高综合精矿品位,但61.63%的WO3品位仍达不到高品质钨精矿的要求。为此将钨综合粗精矿强磁精选的背景磁感应强度降低约20%进行精选,并增加一次原磁场强度下的精扫选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最终可获得含WO3 64.21%、作业回收率89.48%、对原矿回收率达76.80%的钨精矿,得到了较好的试验结果。

图5  钨综合粗精矿分粒级磁选条件试验流程

(八)全开路流程试验

为验证条件试验的可重复性,对前面的阶段流程进行了全流程开路试验。

结果表明,采用条件试验所确定的条件,最终得到钨精矿的品位为64.27%,回收率为77.65%;得到的硫化矿中含铋7.58%、硫35.00%,铋回收率13.77%、硫回收率5.40%。因此,按(跳汰+摇床)分级粗选-浮选脱硫-强磁精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是行之有效的。

三、结语

(一)该钨矿晶体粗大,单体解离容易,其他有害组分较少,属简单易选的矿石。

(二)根据该钨矿工艺矿物学特性制定的(跳汰+摇床)分级粗选-浮选脱硫-强磁精选联合流程,适合处理该黑钨-石英脉型钨矿石,在原矿含WO3 0.51%时,得到的钨精矿含WO3 64.27%、WO3回收率77.65%;硫化矿含铋7.58%、含硫35.00%,对应回收率铋13.77%、硫5.40%。 

标签: 江西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