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鼓进氧气时间(小时) | 乙黄药 | 异丙基黄药 | 正丁基黄药 | 异戊基黄药 | ||||
| 氧化(%) | 分解(%) | 氧化(%) | 分解(%) | 氧化(%) | 分解(%) | 氧化(%) | 分解(%) | |
| 0123456 | 无0.71.62.02.02.02.0 | 无1.02.02.03.03.03.0 | 无1.34.15.97.98.48.8 | 无1.01.01.01.02.03.0 | 无0.40.40.40.40.40.4 | 无1.02.03.03.84.44.7 | 无0.00.00.00.00.00.0 | 无1.11.72.53.64.04.0 |
[next]
| 通混合气体时间(小时) | 黄药分解(%) | |||
| 乙基黄药 | 异丙基黄药 | 正丙基黄药 | 异戊基黄药 | |
| 00.51.01.52.02.53.04.05.06.0氧化为双黄药(%) | 无2.03.04.04.34.75.05.76.16.11.2 | 无3.04.05.16.16.87.28.29.210.22.6 | 无2.53.13.64.04.24.55.05.35.61.0 | 无3.44.04.54.85.25.55.75.75.71.0 |
试验结果见图1。
图1 图2[next] 从图1中看出,在同条件下,分解程度最大的是乙基黄药,黄药的烃基增大,分解的程度降低;在氧存在时,异丙基黄药分解程度最大的。 4、稀释对黄药分解的影响在25±1℃时,用200毫升0.1M戊基黄药,通入氧气速度为0.5升/分,同时用200毫升0.01M戊基黄药做同样试验,以比较它们的结果,结果绘于图2中。 在25±1℃时,分别用0.1M和0.01M戊基黄药各200毫升,通入O2和CO2混合气体,速度均为0.25升/分,氧倾和分解的结果见图3。

图3 图4 同样,在25±1℃时,分别用0.1M和0.01M戊基黄药各200毫升,通入CO2速度为0.25升/分,戊基黄药分解结果见图4。 从图2、图3、图4看出,在所有的场合下,在稀溶液中,黄药分解的百分率增高,因为在稀溶液中通入的气体与黄药的重时间的比例,较在浓溶液中的高。 5、过渡元素离子 或能与黄药生成难溶原酸盐的离子,在黄药水溶液中对黄药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文献报导来看,不少人测量黄药分解半衰期的数据是很不相同的,不同的原因之一是在测量过程中,黄药溶液中含有微量的、数量不相同的各种过渡元素离子。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有N2功O2存在的情况下,由于某些金属离子的催化,黄药加速分解,分解半衰期便有显著的改变。 在PH=8时,乙基钾黄药的分解速度 表3
| 存在气体 | N2 | O2 | N2 | |||||||||||
| 加入的金属离子 | — | — | Zn2+ | Mn2+ | Ba2+ | Al3+ | Pb2+ | Ni2+ | Hg2+ | Cu2+ | Sn2+ | Co2+ | Fe2+ | 痕迹(上项离子) |
| 分解半衰期(小时) | 520 | 520 | 520 | 500 | 450 | 435 | 435 | 373 | 352 | 335 | 310 | 310 | 236 | 520 |
| 通入O2和CO2时间(小时) | 黄药分解(%) | |||
| 乙基黄药 | 异丙基黄药 | 正丁基黄药 | 戊基黄 | |
| 00.51.01.52.02.53.04.05.06.06小时后黄药氧化成双黄药(%) | 0.05.27.09.110.912.814.016.718.620.915.3 | 0.05.47.49.511.312.414.216.519.020.812.2 | 0.05.37.29.110.912.514.116.618.820.715.0 | 0.07.510.011.613.414.316.118.219.921.415.7 |
反应②生成的铁离子,又与未被氧倾的黄药作用,如此循环进行而加速黄药氧化为双黄药的反应。致于异丙基黄药,在Fe3+离子催化下,其氧化作用没有第一醇黄药的速度快,这可能与黄药本身的结构有关。





QQ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