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铜矿选矿工艺研究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220

一、矿石性质

某矿为含、硫矿床,矿石类型为次生富集硫化铜矿。属矿物含量占5.9%,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黄矿、蓝辉铜矿-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块硫砷铜矿以及少量至微量的硫铁铜矿、(砷)黝铜矿、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等。铜矿物中蓝辉铜矿占矿物总量的0.8%,硫砷铜矿及铜蓝占0.2%。黄铁矿是主要的硫矿物,占4.9%。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含量占53.8%,其次有35.2%的明矾石和地开石,以及11%的黏土矿物等。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组分

Au/10-6

Cu

CaO

MgO

Ag/10-6

As

S

SiO2

Al2O3

Tfe

质量分数

0.16

0.58

<0.01

0.01

1.64

0.03

6.58

63.64

10.9

4.22

由表1可见,矿石中主要有价组分为铜、硫及伴生有益组分金、、锡等,有害元素为砷。砷主要赋存在硫砷铜矿中。除铜、硫外其余几种元素含量均未达到可供综合评价的含量标准。原矿含铜0.58%,属低品位铜矿。伴生的少量金可富集于铜精矿中,不必单独回收。

矿石中矿物以粗粒嵌布为主,其中主要铜矿物的工艺粒度+0.074mm达85%以上。黄铁矿粒径0.01~0.60mm,以0.08~0.40mm居多,破碎至-2mm时75%左右的黄铁矿已单体解离。原矿磨至细度-74m含量占60%~70%时,各种金属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均在85%以上;但有部分铜矿物分布于黄铁矿粒间、裂隙中与黄铁矿包含或连生,或呈星散状分布在脉石矿物间,与脉石矿物连生。这部分铜硫矿物关系复杂,粗磨条件下难以单体解离,造成分离困难,因此考虑适当细磨或混合精矿再磨后分离。

铜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原矿中铜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硫化铜

氧化铜

总计

原生

次生

自由铜

结合铜

硫化铜

氧化铜

含量

占全铜

含量

占全铜

含量

占全铜

含量

占全铜

占全铜

占全铜

0.02

3.5

1.41

70.69

0.11

18.97

0.04

6.84

74.19

25.81

二、选别工艺流程的确定

硫化铜作为铜的主要矿物,浮选是其主要的选矿方法。根据矿石性质,本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选铜,在铜精矿中伴生回收金,经济可行时综合回收硫。其余有用组分的回收暂不考虑。由于原矿中的主要铜矿物为蓝辉铜矿,可浮性很好,且嵌布粒度较粗,因此,通过探索试验结合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确定采用一段粗磨后闪速浮选部分铜、铜硫混选后再磨分选工艺,在铜矿物基本达到单体解离条件下,闪速浮出高品位易选铜矿物,减少铜矿物在中矿循环中造成的损失;剩余较难浮的铜矿物与黄铁矿混合浮选,经再磨使铜硫充分解离后再分选。

三、选矿试验

(一)一段粗磨丢尾

矿石中金属矿物嵌布粒度较粗,易于单体解离不同磨矿细度的试验结果见表3,试验流程参见图l。结果表明,磨矿粒度在-74μm含量占50%~87%之间变化时,尾矿中铜的损失率都较低,且变化不大;当原矿磨至-74μm含量占51%时,尾矿中铜的品位为0.024%,损失率只占2.66%,完全可以作为合格尾矿丢弃。因此,一段磨矿采用粗磨(细度-74μm含量占5l%)即可抛除尾矿。

表3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磨矿细度/-74μm

产品名称

产率

铜品位

铜回收率

42

铜粗精矿

19.72

2.8

95.2

尾矿

80.28

0.035

4.8

51

铜粗精矿

19.59

2.99

97.33

尾矿

80.41

0.024

2.66

62

铜粗精矿

18.72

3.23

96.87

尾矿

81.28

0.024

3.12

70.8

铜粗精矿

15.4

3.64

97.36

尾矿

84.6

0.018

2.64

87

铜粗精矿

16.09

3.39

97.01

尾矿

83.91

0.020

2.99

图1  铜粗选条件试验流程

(2)闪速浮出易浮高品位铜矿物

矿石中蓝辉铜矿为主要含铜矿物,占总铜含量的70%以上,此外还含有部分含砷铜矿物。一般来说,蓝辉铜矿与硫砷铜矿可浮性好,易上浮,这部分可浮性较好的矿物只需添加少量选择性强的捕收剂,在极短浮选时间内即可选出高质量的一步铜精矿。闪速浮选方案与常规选铜方案相比(见表4),所获铜精矿铜回收率相近,但铜品位较高。

表4  闪速浮选方案与常规选铜方案指标对比

方案名称

产品名称

产率

铜品位

铜回收率

闪速浮选铜

铜精矿

1.82

31.17

93.53

常规浮选铜

铜精矿

2.35

23.87

93.64

(三)浮选工艺条件

1、粗选适宜的pH值

原矿中含有大量黄铁矿,因此采用石灰作为矿浆pH值调整剂,同时在磨矿过程中添加石灰还可以较好地抑制黄铁矿。石灰用量的多少对浮铜指标有较大影响,不同石灰添加量对浮铜粗选试验的影响如图2所示,试验流程参见图l。随石灰添加量的增加,铜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均逐渐增高,铜粗精矿品位则先逐渐升高,至1500g/t以后降低,选择石灰适宜用量为1000~1500g/t。

图2  石灰用量试验结果

    2、浮铜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闪速浮铜,铜矿物捕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本试验考察了黄药、Z-200、乙硫氮、SP、黄药/丁基铵黑药等铜捕收剂的选择性,进行了捕收剂的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见表5,试验流程参见图1。结果表明,SP具有较好的浮选效果,其铜品位和回收率均较高。随着其用量的增加,铜回收率随之增加,但品位亦随之下降。适宜的捕收剂用量为10g/t左右。SP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表5  铜捕收剂选择试验结果

捕收剂各类与用量/(g·t-1

产品名称

产率

铜品位

铜回收率

丁基黄药20

铜粗精矿

4.38

11.66

84.24

尾矿

95.62

0.1

15.76

原矿

100.0

0.607

100.0

Z-200 30

铜粗精矿

7.43

6.84

85.92

尾矿

92.57

0.09

14.08

原矿

100.0

0.592

100.0

乙酸氨20

铜粗精矿

3.93

12.22

80.01

尾矿

96.01

0.125

19.99

原矿

100.0

0.6

100.0

SP 10

铜粗精矿

2.44

22.24

84.5

尾矿

97.56

0.105

15.5

原矿

100.0

0.598

100.0

丁基黄药∶丁基铵黑药20∶5

铜粗精矿

6.87

7.54

89.69

尾矿

93.13

0.064

10.31

原矿

100.0

0.58

100.0

图3  捕收剂SP用量试验结果

3、铜硫混合浮选捕收剂试验

铜硫混浮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丁基黄药在弱碱性介质中对黄铁矿有较强的捕收能力,作为铜硫矿物的捕收剂,考虑选用混合捕收剂。试验条件:将闪速浮铜后的尾矿作为给矿,为抑制脉石矿物的夹带上浮,捕收剂前添加适量的水玻璃,进行不同比例混合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铜硫混浮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见表6。试验结果表明,丁基黄药与丁基铵黑药混用,其适宜比例为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l∶2。组合捕收剂适宜的用量为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分别为15、30g/t。

表6  铜硫混浮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

捕收剂用量/(g·t-1

产品名称

产率

铜品位

铜作业回收率

丁基铵黑药10

粗精矿

5.50

1.98

72.73

尾矿

94.50

0.48

27.27

给矿

100.0

0.166

100.0

丁基铵黑药20

粗精矿

6.86

1.79

74.53

尾矿

93.24

0.045

25.47

给矿

100.0

0.165

100.0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7.5∶15

粗精矿

10.41

1.29

82.29

尾矿

90.34

0.032

17.71

给矿

100.0

0.163

100.0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10∶20

粗精矿

9.58

1.65

85.77

尾矿

90.42

0.029

14.23

给矿

100.0

0.18

100.0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10∶5

粗精矿

10.12

1.33

78.10

尾矿

90.88

0.042

11.90

给矿

100.0

0.17

100.0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15∶7.5

粗精矿

13.08

1.10

82.54

尾矿

86.92

0.035

17.46

给矿

100.0

0.17

100.0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10∶10

粗精矿

11.50

1.18

76.92

尾矿

90.34

0.046

8.76

给矿

100.00

0.18

100.0

丁基铵黑药∶丁基黄药15∶15

粗精矿

13.56

1.05

80.46

尾矿

86.44

0.04

19.54

给矿

100.0

0.18

100.0

4、铜硫分离试验

石灰是铜硫分离中有效而廉价的抑制剂。由于部分铜矿物与黄铁矿关系密切,粗磨条件下难以单体解离,须通过再磨使金属矿物进一步解离,为铜硫分离创造条件。同时再磨还可脱除矿物表面吸附的残余药剂,出现新鲜的矿物表面,有利于CaO对黄铁矿的充分抑制,从而提高铜硫分离效果。试验条件:将铜硫混浮精矿作为给矿,进行再磨与不再磨,及添加不同抑制剂等条件试验。铜硫分离试验结果见表7。试验结果表明,对混合精矿进行再磨并同时添加以石灰为主的抑制剂,铜粗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都有明显提高,硫粗精矿的回收率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再磨可以明显改善铜硫分离效果。由表7结果可知在磨机中添加石灰800g/t和亚硫酸钠200g/t后铜硫分离指标略佳,综合考虑,选择铜硫分离作业条件为再磨细度-74μm95%,同时在磨机中添加石灰l000g/t。

表7  铜硫分离试验结果

试验条件

产品名称

铜品位

硫品位

铜作业回收率

硫作业回收率

空白

铜粗精矿

1.56

39.65

85.09

86.83

硫粗精矿

0.58

12.76

14.91

13.17

石灰800g/t

铜粗精矿

7.32

34.19

69.76

13.28

硫粗精矿

0.42

29.56

30.24

86.72

再磨细度-74μm95%石灰1000g/t(加入磨机)

铜粗精矿

10.91

38.06

75.92

11.09

硫粗精矿

0.33

29.1

24.08

88.91

再磨细度-74μm95%,石灰800+漂白粉200g/t  (加入磨机)

铜粗精矿

8.54

29.44

76.85

9.53

硫粗精矿

0.31

28.72

23.15

90.47

铜粗精矿

11.29

36.36

76.36

10.26

再磨细度-74μm95%,石灰800+亚硫酸钠200g/t(加入磨机)

硫粗精矿

0.3

27.31

23.64

89.44

表8  小型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产率

品位

回收率

Cu

Au,g/t

S

Cu

Au

S

铜精矿

1.82

31.17

4.7

27.59

93.53

52.17

7.89

硫精矿

6.53

0.32

0.78

43.2

3.44

31.06

44.31

尾矿

91.65

0.02

0.03

3.32

3.02

16.77

47.8

原矿

100.0

0.6

0.17

6.36

100.0

100.0

100.0

图4  闭路试验工艺流程

    四、结语

    (一)本试验研究紧密结合矿石特性,使用简单的SP-石灰工艺,在低捕收剂用量情况下,采用粗磨抛尾、闪速浮铜、铜硫混浮再磨分选工艺,选别低品位铜矿,获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二)在较粗磨矿细度下应用对铜选择性好的捕收剂SP,闪速浮选出部分已单体解离、可浮性好的铜矿物,减少铜矿物在中矿循环造成的损失,有利于铜的回收。

(三)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作为经济开发该低品位铜矿的技术依据。

标签: 铜矿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