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成】Al可以被少量的Fe2+、Fe3+、Mg2+代替,可有少量的Al代Si。有时含少量的K、Na、Ca,它们在叶蜡石中的位置还不很清楚,可能存在于结构单元层间,以补偿Al代Si所产生的正电荷的不足。也有人认为它们为表面吸附离子,或含有少量的白云母包裹体所致。
【晶体结构】叶蜡石有单斜和三斜两种多型。单斜多型(2M)较常见;a0=0.515nm,b0=0.892nm,c0=1.895nm;β=99°55′;Z=2;三斜多型(1Tc):Ci1-P1;a0=0.517nm,b0=0.896nm,c0=0.936nm;α=91°12′,β=100°24′,γ=90°;Z=2。TOT型,八面体片为[AlO4(OH)2]八面体构成,为二八面体型。
【形态】完好晶形少见。常呈叶片状、鳞片状或隐晶质致密块体,有时呈放射叶片状集合体(图G-44)。
图G-44叶蜡石的放射叶片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白色、浅绿、浅黄或淡灰色;玻璃光泽,致密块状者呈油脂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解理{001}极完全;隐晶质致密块体具贝壳状断口。硬度1~1.5。相对密度2.65~2.90。有滑感,解理片具挠性。
【成因及产状】叶蜡石常是富铝的酸性喷出岩、凝灰岩或酸性结芯片岩经热液作用变质而成,在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中也出现。我国福建寿山、浙江青田等地的叶蜡石,系白垩纪流纹岩和流纹凝灰岩经热液蚀变形成的。
【鉴定特征】与滑石相似,区别方法见滑石一节。
【主要用途】基本上与滑石相同。此外,在雕刻工艺和印章制作中,叶蜡石更有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