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新宇针对某磷矿石浮选尾矿的特点,采用弱磁选除铁—强磁预选—钛浮选的综合回收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两次Slon-750型高梯度强磁机预选,获得的磁选粗精矿达到了钛浮选入选品位要求;采用EM121作为钛铁矿的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四次精选,可以得到TiO2品位45.97%,回收率51.50%的钛精矿。
湖北某磷矿尾矿P2O5品位为14.86%、MgO质量分数为4.01% ,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余俊等针对该矿样性质,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对其进行富集回收,可获得P2O5品位29.05%、回收率81.04%、MgO质量分数0.96%的磷精矿,实现了磷矿尾矿的再利用。
云南某磷矿擦洗矿泥P2O5质量分数达20. 08%,主要含磷矿物为氟磷灰石,矿物粒度粗细不均,磷在粗粒级有一定程度的富集。陈献梅等对试样进行了回收磷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 目占70% 时,以自制的LC3为磷矿物捕收剂,采用2粗2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擦洗矿泥,最终可获得P2O5品位为28.38%、回收率为98.67%的磷精矿。
四川某磷矿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孙媛媛对该磷矿石粗选尾矿进行了再磨再选试验,综合精矿P2O5的回收率从90.95% 提高到95.97% ,尾矿再选无矿石开采、破碎、筛分等作业,生产成本低。
周杰强等针对云南某地硅钙质擦洗尾矿,采用SJ-01为调整剂,粗选用水玻璃,一次精选用FS作抑制剂,油酸钠和煤油乳化后的复合药剂为捕收剂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精矿P2O531.05%、回收率86.08%的浮选指标。
赵武强等人研究了一种回收磷矿石选矿尾矿中P2O5的方法,对碳酸盐型磷块岩磷矿石选矿过程中所产生的P2O5质量分数5%以上的尾矿,用水力旋流器预处理,将尾矿分为小于56 μm 和大于56 μm两部分,其中小于56 μm 部分带有大部分残余选矿药剂直接进入选矿,大于56 μm部分经球磨机再一次研磨小于56 μm后,一起进入选矿。本方法先将尾矿按粗、细粒级分开,粗粒级部分进行二次磨矿,解决矿物的单体解离问题,细粒级部分不参与磨矿,减少矿石过粉碎和矿石泥化; 含有大量残余药剂的尾矿经过分级,药剂可随细粒部分与粗粒分离,可再生利用,尾矿再选少加或不加捕收剂。本方法提高了磷矿资源回收率、减少了尾矿排放量,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适用于磷矿石选矿企业。
吴国兰等对磷矿石重介质选矿的尾矿进行筛分,筛下物再次经过重介质选矿,获得了品位27.5%左右的磷精矿,降低了尾矿品位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磷矿石的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并为企业增加了可观的效益。
赵建国等根据磷矿浮选尾矿富含镁、硅的特点,将其作为原料,进行钙镁磷肥生产配料计算、产品制造成本测算与比较、初步投资效益分析,为利用磷矿浮选尾矿开发生产钙镁磷肥提供了依据。
李晔等以石灰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对湖北荆门某磷矿选矿厂的高浓度含磷浮选废水进行处理,磷的去除率高达99.85%,同时CODcr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3%和81.2%,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出水水质清澈透明,观感极好。
王光明等针对目前国内磷尾矿干排干堆的几种方式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磷尾矿干排干堆中采用全自动立式压滤机取得成功,解决了压滤机滤布易堵塞、易破损和设备故障率高两大难题,每条滤布使用时间达到90 d,每月维修时间不超过12 h。磷尾矿干排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杨力远等通过调整各主要组分掺量、水料比以及料浆温度等工艺参数,系统研究了其对加气混凝土制品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制品强度发挥的机理。研究表明,利用65%以上的磷尾矿,6%的水泥和0.14%的铝粉,在水料比为0.64,温度为45 ℃时可制成良好坯体,在蒸压条件下,制品的容重可达600 kg/m3左右,抗压强度可达3.7 MPa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