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程序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93
   首先将流程产物脱泥、烘干,并筛分成选矿筛析通常采用的几个级别。称取各个级别矿样重量,计算各级别产率。然后从各筛级中均匀撮取2~58样,送交化验室分析各有关元素的含量。

实体显微镜测定法使用的矿样,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即可供观测之用。反光显微镜测定法观测用的矿样,还需要在上面处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处理。做法是:将各筛级的样品均匀撮取一部分(一般不少于5 ~ 10g,用粘 结 剂 团 矿,作 成 2cm× 2cm× 1cm左右的小矿块。然后磨制成可供镜下观测的光片或薄片。

如果是预先富集法,样品在脱泥、烘干、筛分之后,还要经过对目的矿物的富集这一步骤。常用的分离富集手段是重液和电、磁分离。因为观测用样品需要量一般仅几克或几十克,因此,只要操作认真仔细,分离富集效果还是很好的。每个筛级的样品,通过分离富集,被处理成相应的“精矿”和“尾矿”。 然后送交化验室,分析样品每个级别的“原矿”和“尾矿”的有用元素含量。至于每个级别的“精矿”则用同样的办法团矿后,磨制成光片或薄片,供镜下观测用。

(二)测定

样品制备齐后,就可着手在镜下统计、观测。当然实施统计之前,观测者首先必须在镜下对所要观测的矿物做出正确判断。矿物种类判断错误,后续的全部统计工作就失去了价值。因此,镜下矿物的识别,观测者一定要认真地做好。

获取单体解离度的镜下统计方式较多。其中比较实用且统计精度较高的还要数“过尺法”和“数粒法”。过尺法是在视域中安置一把目镜测微尺,拧动载物台上的机械台,使所有的矿物颗粒逐个的通过目镜尺,量测所有单体的颗粒总长和各类连生体中目的矿物的总长。用单体颗粒总长比上该矿物的总长〔单体总长加上连生体中该矿物总长〕即可得到目的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采用数粒法时,正式观测前,要预先将连生体划分为 等几种类型〔比例数代表目的矿物在一粒连生体颗粒中占有的体积相对值〕然后一个视域接着一个视域,连续而不重复地查数目的矿物的单体数和各类连生体的颗粒数,并按表2-11-9的格式逐项记录。

标签: 解离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