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相对可磨性、矿物界面结合强度、及矿物颗粒强度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806
   为了分析可磨性、强度等因素对矿物解离的影响,马尔维克〔Malvik,1982〕对性质不同的2组矿物进行了试验研究。一组是强度较低的易磨矿物:闪 矿 、黄 矿 、方矿;一组是强度较高的难磨矿物:黄矿、赤 铁 矿、 磁 铁矿、磁黄铁矿。试验结果表明,就磨矿产物的粒级解高度而言,易解离、强度小、低硬度矿物,在磨矿细度较粗的条件下,即可迅速实现相当完全的解离。此时如果再次细磨,那么随着产物磨矿细度下降,只会是使矿物在粗粒级的解离度持续减小。因为产物被进一步细磨时,粗粒级的易磨矿物单体,将早于它的连生体较快地进入细粒级。难磨矿物的情况则与它不同,它一般在磨矿的初始阶段,不可能使难磨矿物有明显解离,所以在产物磨矿细度因再次磨矿而下降时,随着连生体中矿物的解离,粗粒级中这类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将随之上升。图2-11-5用2条走势相反的粒级解离度曲线,反映出了矿物相对可磨性对矿物解离的影响。

图2-11-6是马尔维克用以描绘矿物颗粒结合强度对解离作用的曲线。当颗粒界面结合强度大于颗粒自身强度时,对产物再次细磨,首先被粉碎的将是已解离的单体。而连生体由于矿物界面结合强度较高得以较多的被保留。故而较粗粒级的矿物解离,将随产物磨矿细度的下降而下降。如果矿石组成矿物的颗粒界面结合强度小于颗粒自身强度,磨矿产物较粗粒级的矿物解离度,则要随产物磨矿细度的下降而上升。因为此时破碎颗粒受外力作用时,颗粒将优先从矿物界面分离,故而有着和前面不同的结果发生。当两种矿物性质不同而强度相等时,产物各粗粒级的矿物解离度,自然是与产物磨矿细度无关的常数。

标签: 矿物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