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的光学性质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579

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

1、颜色及条痕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颜色,如方解石为白色、石英常为白色或无色,黄矿为浅黄铜色,海绿石为绿色等。矿物的颜色是最明显的、最直接的物理性质,故在鉴别矿物方面,颜色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根据矿物颜色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自色   即矿物自身所固有的颜色。对同一种矿物来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方矿呈浅灰色、孔雀石呈翠绿色等。自色主要是与矿物成分中某些色素离子的存在有关。

他色  是指矿物因含外来带色杂质(一般也与色素离子有关)而引起的颜色。如石英常由于不同的带色的机械混入物而呈现紫色、玫瑰色、烟灰色和黑色等。对于有他色比较固定的矿物,还是有鉴定意义的。

假色   由某些物理因素引起的呈色现象,叫假色。如黄矿表面因氧化薄膜所引起的锖色等。对个别矿物如斑铜矿,假色有鉴定意义。

由于受化学成分、内部结构的控制和外界条件的影响。矿物的颜色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在鉴定矿物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并注意观察矿物的新鲜面和矿物的条痕色。

条痕  指将矿物在无釉白瓷板上刻划后所留痕迹的颜色。实际上条痕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消除了假色,减低了他色,比矿物的颜色更为稳定,利用条痕来鉴定矿物,效果更好。如黄铁矿和黄铜矿,外表颜色近似,均为铜黄色,但黄铁矿的条痕是黑色,而黄铜矿的条痕为带绿的褐色,故根据条痕可以准确的区别他们。

2、透明度

矿物的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矿物的透明度。取决于矿物对光的吸收率和厚度。按透光的程度,可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当矿物相当厚且呈块体仍透光,称为透明;若仅矿物边缘薄的地方透光,称为半透明;若薄处也不透光,称为不透明。属矿物对光吸收率高,一般都不透明,如磁铁矿、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吸收率低,一般都是透明的,但透明程度则随矿物不同而异,如石英、长石等。

3、光泽

矿物表面反光的能力称为光泽。由于矿物反光能力强弱不同,因而不同的矿物常呈不同的光泽。根据光泽的强弱分为如下几种光泽:

1)金属光泽   这种光泽最强,灿烂夺目,如黄铁矿、黄铜矿等,多数金属矿物都具有此种光泽。

2)非金属光泽分为

金刚光泽  金刚石为典型代表所具有的光泽,此光泽较强。

玻璃光泽  与玻璃相同的光泽,一般为透明矿物所特有,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

油脂光泽  似油脂或树脂的光泽,如石英端口的光泽。

珍珠光泽  矿物薄层间夹有空气,产生内反射形成的光泽,像珍珠一样,如白云母滑石的光泽。

丝绢光泽  纤维状集合体常呈丝绢光泽,如石棉、纤维石膏等。

角质光泽  矿物表面微显亮光,似牛角表面上的光泽一样,如玉髓。

土状光泽  光泽暗淡,像高岭土白垩土等土状矿物的光泽。

3)半金属光泽  介于金属光泽与非金属光泽之间的光泽 反射光泽较金属光泽弱,如磁铁矿、铁矿等。

综上所述,可将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之间的关系,形成下表

颜色

无色或白色

浅色

深色

金属色

条痕

无色或白色

无色或白色

浅色或深色

深色或金属色

光泽

玻璃——金刚

半金属

金属

透明度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标签: 矿物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