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简史及发展趋势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1081

重选是一种应用最早的选矿方法。

很早以前.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重选的方法,在何溪中用兽皮淘洗自然砂跳汰机是早在14-15世纪时就已出现.直到现在仍保留其主要特征的重选设备。 在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重选技术也日趋完善。19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出现了机械式的活塞跳汰机,1893年发明了第一台空气呢动的无活塞跳汰机—著名的鲍姆式跳汰机.19世纪末发明了现代型式的机械摇床。直到20世纪初浮选法广泛应用以前,重选法一直是主要的选矿方法。 分选效率最高的重选方法—重介质选矿.1858年就开始在工业中使用。当时只能在氯化钙溶浪中选煤,由于溶液损失大,所以没有得到推广。1917年又出现了水砂悬浮液选法,1926年苏联工程师E.A.斯列普诺夫提出了使用稳定悬浮液的重介选矿法.从此之后.重介质选矿才开始广泛使用。由于重介质选矿其有分选效率高、处理量大和适合于处理难选矿物等优点.重介质选矿在不少国家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重选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在重选设备机械化以后才开始的。报据流体力学的观点,18世纪初牛顿提出的球体在介质中沉降的阻力平方公式.1851年英国物理学家G.G.斯托克斯发衰的钻性阻力公式.为早期的重选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篆础。最初的理论研究工作是从研究单个颐校在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开始的.这些说点及研究结果发现与实际生产悄况不符。因为重选过程,不是单个颗粒在介质中的运动,而是粒群在介质中的运动。随后才开始研究矿粒群在介质中的干涉沉降规律。在这方面.前苏联学者n.B.利亚申柯做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跳汰是在上升水流中“按悬浮体的相对密度分层“学说,并且在1936年编著了世界上第一本重选教科书。以后德国人E.W.麦依尔1947年又从床层位能降的角度,提出了跳汰能量理论模型.阐释了跳汰分层过程。1959年苏联H.H.维诺格拉道夫提出而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承认的“概率-统计模型’.它把跳汰过程看成是各种物理性质的倾校运动的群态运动,其有概率性质。但是.由于重选过程本身影响因索较多.直到现在有关跳汰及其他重选过程的理论研究.不同学派还是各持不同的观点。今后,应当集中来寻找出一条能把各种理论统一起来的途径,最终能比较客观地解决重选设备及工艺参数问题。 自从20世纪40年代在荷兰出现水力旋流器后.向利用回转流强化选别过程迈出了一大步。该设备现已广泛用于细较矿物的分级和分选过程中。虽然其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但这是当前重选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开始使用示踪原子、现代的测试技术直接观察倾粒的运动,研究矿粒在重选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为适应生产自动化和设备大型化的需要,开展了以数理统计方法,概括选矿过程舰律性的研究,编制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间的数学模型.为工艺生产的自动控侧和设备设计提供靠依据。 近年来.由于采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贫矿和徽细嵌布矿石的被开发利用,重选生产面临着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和强化对微细粒级回收的任务。设备侧造正在向粉大型化、离心化和多层化方向发展。传动方式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复合运动.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许多,要成就。

重选技术在我国的历史和成就

在我国重选已有悠久的历史.约在4000年前就开始了冶炼钢。殷城出土的司母戊鼎重达1400斤,可见当时冶金技术的高超。战国时代(纪元前403-221年)的应用得到推广。为了给冶金生产提供原料,所以采矿、选矿技术也相当发达。到了明朝.我国的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业.无论在生产规模、产.上.或是在技术工艺方面,都居当时世界前列。1637年明朝若名科学家宋应星编若的《天工开物》颇为详尽地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工农业生产经脸,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采矿工程及洗选矿石等情况.记载了很多有关应用重选分选的实例。例如.用风车分选谷物,用水力分级方法提取倪上.淘洗铁砂和砂矿石等。这些记述反映了我国占代,选技术的发达。 我国的重选工业在旧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设备陈旧.管理不善.生产极不正常。新中国成立后.矿物原料生产被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先后在我国重要的钨、锡、煤炭等基地建立了多座大、中型重选厂和选煤厂。随着我国尖端技术工业的建立,同时还新建了一批处理稀有金属矿砂的重选厂。20世纪60年代期间.开始用重选法处理鲕状赤铁矿矿石,并在有色金属选矿厂建起了重介质选矿车间.同期重介质选煤厂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又以现代的重选技术改造了我国古老的选金工业.在吉林、黑龙江等省漫长的河滩上建立了多条浮动的采金船。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煤炭日益成为主要能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随着煤炭产业的增长.,选法选煤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另外,重选法在化工、建材等部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重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不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更加显著.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现在我国钨、锡矿石的重选技术已在世界进人领先地位。原矿处理量比解放前增长近百多倍,并综合回收了铁、、铅、锌、钨、秘、等十余种伴生金属元素。钨精矿的产量达到世界首位,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钨砂出口国。在新技术新设备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重大成就。在处理难选的钛磁铁矿石上,重选法获得了成功的应用。找国将非稳定流原理用在流膜选矿上.制成了带有复合运动的振摆皮带溜曹。旋转蛛旋溜曹、据齿波跳汰机、转盘选矿机、连续作业离心选矿机等一大批 新型重选设备研制成功并获得了成功的应用。重介质选煤新工艺得到了推广,并研制成功了斜轮及立轮贡介分选机、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电磁风阀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等。为实现我国在本世纪中叶全面达到小康的战略目标,我们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面临着艰巨.矿物原料加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建设任务。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庞大、矿物原料加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重选生产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从当前情况着.我国的选矿工业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综合利用不完善以及自动化水平低等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紧努力、认真学习、广泛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以便尽快地将我国选矿工业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标签: 简史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