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矿分级作业是继碎矿工序之后,将矿石在粒度方面进一步磨细,使其附合选别作业要求的加工过程,仍属于准备作业。磨矿分级作业的工作质量对选矿厂的经济技术指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各选厂对磨矿分级作业给予极大的重视。
(一)矿石的计量
选矿厂矿石的计量包括矿石的数量、矿石的品位(含金量)和含水量。
1.矿石的数量(一般指干矿量)
大型矿山的选厂在磨矿机前面装有各种计量装置,可自动记录给矿量;小型矿山的选厂可采用刮板取样称量法来记录矿量。磨矿机前记录的矿量称为累计矿量,它必须有专人负责。每半个月至 1个月与碎矿工序来矿总量核对一次,两者应持平,否则应查出原因,并及时处理。
对磨矿机的计量装置应设专人加以维护,每个月最少要用实物核对一次,据核对的结果对累计矿量加以校正。
各台磨矿机的给矿量要定期记录(自动装置一小时读记一次,刮板称量法半小时一次),以便及时调节给矿量,使磨矿机处于均衡工作状态。
2.矿石含水量
定期由磨矿机给矿皮带上取样,称出其烘干前后的重量,进而计算并记录原矿的含水率。
3.原矿的品位
派专人在分级作业的溢流处截取矿流,每小时取一次,每班取八次样,混均后送化验室分析金、银等金属的品位,做为各选别作业技术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矿浆的浓细度
磨矿分级作业产出的矿浆需要有一定的浓度和磨矿细度。
1.矿浆浓度
矿浆浓度一般由选别作业的选别方法来确定。选矿厂磨矿分级岗位工人必须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矿浆的浓度值,浓度波动范围不得大于工艺要求的 ± 2% 。如波动范围较大时,应及时调节磨矿机的前、后给水量和原矿的给入量。
2.矿浆的细度
矿浆细度系指矿浆内矿粒的细度,它与矿物的结晶粒度的大小和形状等有关。各选矿厂合适的磨矿细度通过矿物可选性试验来确定,它是矿物单体分离程度的标志。矿浆细度以 -200目的百分含量来表示。选厂生产过程中,矿浆细度波动范围也不得超过工艺要求的 ±2% 。矿浆细度应定期用快速筛析法测定,并做好记录。矿浆细度也可通过控制溢流浓度的方法来间接的进行控制。
(三)磨矿介质
磨矿介质为磨碎矿粒的物体,其特性包括密度、装入量(或充填系数)、配比、补加量和磨损特性。
1.球磨机的磨矿介质为金属球体
选厂必须对不同球径和材质的球标定其密度,尽量使用大密度的金属球,以提高磨矿效率。
2.球磨机的装球量
球磨机开始装入球的总量称为初始装球量,它应据球磨机的有效容积在 45% 加以计
算(即充填率取 45% )。球磨机在整个生产期间应力求保持简体内介质充填率在 42- 45% 之间,常通过定期补入新球的办法来实现。
经常测定球磨机的工作转数,使它稳定在 85% 临界转数范围内,否则应及时调整装球量(即充填系数)。
3.球的配比
各种直径的球的重量占总装量的百分数称为球的配比(球的粒度特性)。球的配比必须按球磨机总给矿(包括返砂和新给矿)的粒度组成加以计算。有时也可按经验数据(见表 9-6-11来选定。对于小型球磨机,可将表1中的 120mm 和 100mm 的球换成100mm 或 80mm 的球。
表1球磨给矿粒度与适应球径对照表
给矿粒度 mm 12- 18 10-12 8-10 6-3 4-6 2-4 1-2 0.3-1
适应球径 mm 120 100 90 80 70 60 50 40
4.检查和确定补球制度
为保持设计规定的磨矿效率,必须尽力使球磨机筒体内介质的重量和配比与初始装球的重量和配比相接近,这就要求掌握补球制度(补球重量和配比)。
(1)每个季度(或半年)对球磨机筒体内的球要清理一次。准确的测定和记录球的总重量和各种球径球的配比(排出碎球)。
(2)依据清球期间的磨矿浓细度的记录和磨矿效率等,确定出该球靡机最合适的装球量和配比。
(3)同样按磨矿效果最佳的清球期间的补球记录,确立最好的补球量和配比。通常只补入一、二种大球,按比例每班补加一次。
(4)岗位工人必须按工艺要求,定时定量的补球。
(四)操作与检修
1.经常检查电机、传动部件和轴承和温度,使其与室温差保持在 40- 60℃ 。
2.保持润滑状态良好。
3.定期巡视给矿器勺嘴磨损情况,球磨机筒体固定衬板螺栓是否漏矿浆。
4.备足衬板、金属球等易损件。定期按计划更换补板。在更换补板和排出碎球时,必须将废弃的衬板和球体仔细清洗,以免造成颗粒金的损失。
5.岗位操作者应尽力保持球磨机给矿量、前后给水量和分级设备的返砂量的均衡稳定性;还要做好生产记录。当班者应为接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