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独立银矿浮选的回收率,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针对银矿物嵌布粒度的粗细特点,尽可能使银矿物充分解离,提高银的回收率;
二是选择中性或弱碱性的浮选矿浆碱度和选用碳酸钠作浮选矿浆的调整剂,提高银的浮游性;
三是搭配使用黄药与黑药,增强对银的捕收能力。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我国在共、伴生银矿的综合选矿回收方面得到了加强,许多矿山和炼厂重视了银的回收,但是总起来看,选矿技术设备没有重大发展,银的回收率不高,不同矿山尾矿中含银很高(10~30g/t),而未予回收。
银矿石经选(或选冶)后,所得到的产品有银精矿、银泥和各种有色金属的含银精矿。目前对前两者通常采用火法熔离(反射炉、电炉、坩埚、鼓风炉、闪速炉),或者用湿法冶金分离提取,再行电解精炼;后者主要是在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半银富集到阳极泥(主要是铜、铅阳极泥)中综合回收。在我国98%的白银是从各类有色金属矿的冶炼阳极泥中回收的。
张文钲先生曾论述:银的化学结构决定了银具有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态银的还原势极高,足以使其周围空间产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灭菌,Ag+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当细菌被Ag+杀后,Ag+又由细菌尸体中游离出来,再与其它菌落接触,周而复始地进行上述过程,这也是银杀菌持久性的原因。据测定,水中含Ag+为0.01mg/1时,就能完全杀死水中的大杆菌,能保持长达90天内不繁衍出新的菌丛。
纳米银颗粒在杀菌过程中能很好的识别菌群,可以很好地维护有益菌群的生存环境,对于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正常细胞无任何破坏作用,不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纳米银对人体不会有任何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
银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早就注意到,用银碗盛放的马奶,几天后也不会变酸。现代研究进一步揭开其中的奥秘:银能杀菌。只要有微量的银溶入水中,变成银离子后,即有高强的杀菌本领。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将23升污水(其中大肠杆菌每毫升7000多个),经3小时的银电极处理,结果大肠杆菌全部死亡。十亿分之几克的银能使一升水变得清洁。据实验,伤寒杆菌在银片上只能活18个小时,白喉杆菌在银片上只能活3天。若皮肤碰伤,一时无药,立即将银器贴在伤口上,可以防止感染。
在现代药典中,先后收载过硝酸银、蛋白银、矽炭银、磺胺嘧啶银等四个含银药物,分别用于眼结膜炎、淋病、膀胱炎、痢疾、肠炎、烧伤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