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槽内的矿浆在重力分力的作用下沿槽流动,同时又受惯性离心力作用向外缘扩展。
于是形成了内缘流层薄,流速低,外缘流层厚,流速高的流动特性。据测定,靠近内缘液流厚度只有2~3毫米,呈层流流态,靠近外缘流层厚达7~16毫米,流速达1.5~2米/秒,呈明显的紊流流态,给入的水量增大,湿周向外扩散,但对内缘的流动特性影响不大。
液流除了沿槽的纵向流动外,还存在着内缘流体与外缘流体间的横向交换,称作二次环流。
由于这种环流运动,使得在槽的内圈出现上升分速度,外圈则有下降分速度。液流的纵向流动与二次环流叠加结果,形成了液流在槽面上的螺旋线状运动。上层液体趋向外缘,下层则趋向内缘。
位于矿浆内的固体颗粒既受着流体运动特性的支配,同时也受有自身重力、惯性离心力和槽底摩擦力的作用。
矿浆给到螺旋槽后,在弱紊流作用下松散,接着按流膜分选原理分层。
矿粒在沿槽面作回转运动中产生惯性离心力,进入底层的重矿物受槽底摩擦力影响,运动速度较低,离心力较小,在重力分力作用下,沿槽面的最大倾斜趋向内槽的内缘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接近随矿浆一起运动,速度大,被甩向槽的外缘。由于运动方向不同,于是在槽面上展开分带,重矿物靠近内圈,轻矿物移向外圈,最外圈矿浆中则悬浮着微细粒矿泥。这种分带现象在第一圈之后即已表现出来,并在以后继续完善着。
二次环流不断地将矿粒沿槽底输送到槽的内缘,同时又将内缘分出的轻矿物转移到外缘,促进着分带的发展。到第3~4圈时,矿粒运动趋于平衡,分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