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含铜矿物已发现的约有170余种,其工业价值与分布状态各不相同。常见的具有工业价值的 铜矿物大致分为自然铜、辉铜矿、铜蓝、斑铜矿、赤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15种左右。
铜矿物种类多,赋存状态繁杂,资源日趋贫、细、杂,近年来,铜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方建军对汤丹氧化铜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氧化率和结合率高、嵌布粒度细、孔雀石“色染体”普遍存在、硅孔雀石及砷酸铜“色染体”部分存在、硫化铜氧化分解、矿石风化严重、原矿含泥量大,造成分选困难。采用“超细磨矿一超细浮选”的新工艺,获得了良好的试验指标。杨磊对某低品位氧化铜矿研究发现,该矿石铜矿物种类多,嵌布复杂,粒度细;单一选矿流程难以回赤铜矿、黑铜矿、蓝铜矿;湿法浸出则难以回收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硫化铜矿物,只有采取选冶联合流程才能充分回收矿石中的铜。熊堃研究滴水铜矿矿石性质,结果表明:该矿石属于具有大量空隙的含铜火山凝灰岩;主要铜矿物为赤铜矿属于氧化亚铜矿物,不易硫化;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0%时,矿石中-0.02mm矿泥含量达65.59%,严重恶化浮选过程;-0.02mm矿泥具有极其发达比表面,造成药剂耗量大。
朱月锋对滇西某斑岩型硫化铜矿研究表明,矿石属集合体嵌布,宜采用粗磨混浮抛尾,粗精矿细磨分选。冯泽平对某含滑石低品位铜镍矿进行研究,采用滑石一铜镍等可浮一铜镍分离浮选一尾矿强化回收镍工艺流程,获得较好分选指标。邓善芝对四川某铜矿进行了研究,开发了适于该矿石综合回收的混合浮选精矿一加压浸铜一提渣浮选除硫、浮选尾矿反浮选一磁选一酸洗新工艺,最终获得有用矿物的综合回收。杨丙乔针对铜绿山铜铁矿选矿指标恶化的问题,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构造形式多样,交代残余严重,嵌布粒度较细,必须细磨才能有效单体解离;采用异步浮选流程,达到了有用矿物的综合回收的目的。
我国作为铜资源消费大国,受铜资源条件限制,铜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为此,综合回收铜选矿尾矿和铜冶炼渣资源中铜、金等有价元索显得十分必要,但铜选矿尾矿和铜冶炼渣资源属于二次资源,矿石性质复杂。通过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可以指导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以达到改善分选效果、提高分选指标的目标。张代林对某铜冶炼转炉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转炉渣中结合氧化铜和自由氧化铜占到了总铜的19.52%;显微镜下观察,金属铜和硫化铜嵌布粒度细,且一半左右的金属钠和硫化铜嵌布在铁橄榄石和磁铁矿中,造成磨矿解离困难。因此,进一步提高磨矿细度,可使嵌布在铁橄榄石和磁铁矿中的微细粒金属铜和硫化铜充分解离;通过调整矿浆环境及添加活化剂,可最大限度地回收自由氧化铜。吴健辉对铜冶炼闪速炉渣、金建文对铜冶炼渣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细磨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工艺矿物学对于基础理论的深人探讨环节还比较薄弱,尤其在晶体化学、矿物物理和量子矿 物学的基础研究方面比较欠缺,这导致选矿工艺、元素赋存状态研究中,理论依据不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