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浸法提金,由于矿石粒度较粗,与氰化物浸出剂作用较弱,金的浸出率相对较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只适宜处理低品位金矿,特别是低品位氧化矿,而这部分矿大多数属地表氧化矿。
根据大量的工业实践证明,可供堆浸的氧化矿中,金所赋存的矿石类型不同,有含金石英脉、含金角砾岩、构造蚀变岩、安山岩、砂岩、斑岩、热液变质岩、硅化糜棱岩、次生含金铁帽等十几种,其中氧化程度高、赋存于脉石或矿物裂隙中的金以及颗粒较小而易暴露的金易于堆浸。
具有上述特点而适宜堆浸法处理的金矿石主要属于以下三种。
①浸染型氧化矿;
②金未与硫化物矿物紧密共生的硫化物矿;
③含有微小金粒或金粒比表面积大的脉金矿或砂金矿。
适宜堆浸法提金的矿石应具有下述的一些特点:
①金品位低,大多数在1.0~3.0g/t范围内,仅个别矿床的金矿石品位大于3.0g/t;
②金的嵌布粒度细,或为扁平型,易于氰化浸出;
③矿石因受氧化、风化而呈疏松多孔,具有可渗透性;
④用破碎法能使本身孔隙很少的矿石中的金暴露出来;
⑤矿石不含或少含酸性物质,不含或少含可与氰化物发生反应的元素;
⑥矿石中不含吸附或沉淀已溶金的物质。
下表列出了实践证明适宜堆浸法提金的金矿石类型及其性质。
堆浸矿石类型及性质 | ||||||
序号 | 矿床或矿石类型 | 金粒度 | 金与载体矿物关系 | 有害元素含量 | 矿石渗透性 | 矿石外表情况 |
1 | 石英脉氧化矿 | 中粒、细粒 | 金多产于褐铁矿中 | 很少 | 良好 | 含金硫化物矿被氧化而成褐铁矿,风化严重,裂隙发育 |
2 | 斑岩型 | 细粒 | 主要在石英、长石、褐铁矿中 | 极少 | 良好 | 氧化程度高,风化较严重,裂隙发育,次生孔细密集 |
3 | 蚀变安山岩 | 细粒 | 自然金50%在矿物裂隙中 | 很少 | 良好 | 矿石中裂隙及空洞发育,渗透性能良好 |
4 | 碳酸盐型 | 微细 | 主要在方解石,其次在石英中 | 极少 | 良 | 好矿石受挤压破碎,次生孔洞呈网络状,氧化性高 |
5 | 构造蚀变岩 | 微细 | 与褐铁矿、岩屑共生 | 极少 | 良好 | 受挤压,破碎,质地疏松,裂 隙发育,孔洞多 |
6 | 含金铁帽型 | 细粒 | 金产于褐铁矿、石英中 | 铜较多 | 一般 | 氧化程度深,裂隙发育,矿石泥化严重 |
7 | 变质热液型 | 细粒 | 主要石英,其次在褐铁矿中 | 银较高 | 一般 | 风化强烈、泥化严重,次生孔洞密集,氧化程度高 |
8 | 硅化糜棱岩型 | 微细 | 在褐铁矿、黄钾铁矾、石英中 | 极少 | 一般 | 泥化严重,氧化深、次生孔洞如蛛网 |
9 | 砂岩型 | 细粒 | 金产于石英砂岩中 | 铜较高 | 良好 | 氧化程度一般,结构较为致密 |
10 | 热液充填型 | 细粒 | 产于褐铁矿与胶溶物中 | 铅锌高 | 一般 | 风化强烈,矿石泥化严重,裂隙发育,孔洞密集 |
11 | 破碎角砾岩 | 微细 | 在石英、褐铁矿与胶溶物中 | 硫稍高 | 良好 | 氧化程度一般,孔洞裂隙发育,胶结物质多 |
12 | 蚀变玄武岩 | 微细 | 金粒多存在细泥中 | 极少 | 一般 | 矿石含泥量高,需团矿堆浸,效果较好 |
13 | 泥质粉砂岩 | 极细 | 金粒多赋存于细泥中 | 极少 | 一般 | 矿石含泥量超过30%,如团矿处理,浸出率可达80% |
14 | 硅化蚀变岩 | 微细 | 浸染状,分布于蚀变岩中 | 极少 | 良好 | 矿石氧化程度高,裂隙孔洞发育,易浸出 |
作为堆浸矿石的三个重要物理性质是:①细粒级含量;②饱和容水率;③松散密度,即堆积密度。
矿石中细粒级含量,一般指小于74μm或小于149μm的物料,它对矿石堆浸的渗透性影响很大:细粒级含量高,渗透性降低。一般小于74μm,含量超过5%时,需制粒堆浸。
矿石饱和容水率,是指矿石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矿石的含水量对被水饱和后的矿石的总质量(干矿重加吸水量)的百分比。它是影响矿石渗透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该值不仅与矿石的粒度有关,而且与矿石的矿物组成关系更为密切。矿石中所含高岭土、绿泥石、绢云母等矿物均有很强的吸水性。当矿粒之间有溶液通过时,这些矿物吸收大量的水分而膨胀,使原来强度较高的矿粒破碎,甚至粉化和泥化,从而使矿石的渗透性明显恶化。
矿石松散密度,这一数值直接关系到矿堆体积和矿石质量的关系。因此,也是堆浸中的一个较重要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