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石矿的浮选简史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4 阅读:581
       石浮选技术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1932年,德国G.格特(Gerth),最早开始锡石浮选的研究。1937年,第一个锡矿泥浮选厂在阿尔滕贝格建成。1942年,苏联开始研究锡石浮选,并于1947年在欣一甘建成了锡矿泥浮选厂。当时,锡石浮选主要用汕酸作捕收剂,用水玻璃作脉石抑制剂,锡精矿品位比较低;生产上粗选采用浮选,精选采用摇床,联合流程得出精矿。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汕酸的捕收性强选择性差,用摇床精选,细拉锡石损失严重,浮选前脱泥设备效率不高。 50年代,新型锡石捕收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位甲 苯肿酸取代油酸,为生产上采用锡石浮选工艺莫定了基础。 60年代初,昆明冶研究所用油酸作捕收剂浮选云锡黄茅山锡矿泥获得成功。1966年黄茅山锡矿泥浮选厂建成。随后,长沙矿冶研究所用混合甲苯肿酸作捕收剂浮选大厂锡矿泥,取得显著效果。民主德国E.沃特根(Wottgen)研制成功了苯乙烯麟酸。 70年代起,我国在大厂地区长坡、车河、坑三个锡选厂相继采用锡石浮选技术处理锡矿泥,香花岭锡选厂也采用了锡石浮选处理锡矿泥。采用锡石浮选技术的南非尤尼思和(鲁伊伯格、澳大利亚岳尼森、英国惠尔简、日木神子烟等锡选厂相继投产。 近20年来,国内外还研究了磺化唬拍酸胺酸盐、氧肪酸、酸和酸等新型锡石捕收剂。有机和无机抑制剂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此外,锡石浮选的工艺流程也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完善,如矿浆强烈搅拌、大口径水力旋流器分级、小口径水力旋流器脱泥、降低分级拉度下限和脱泥拉度下限等方面均有新的改进。
标签: 简史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