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浮选是应用面最广的选矿方法,需研究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也最多。在影响因素中许多是不受研究工作者主观控制的客观因素,如矿石特性、水的成分和环境温度等;另一些则是研究工作者可以调节控制的操作因素,如磨矿细度、矿浆浓度、矿浆pH值、药剂制度、调浆时间和强度,浮选机搅拌强度和充气量以及浮选时间等,选别效果随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很敏感。
二、试验设备和技术
实验室浮选试验通常是由一系列分批次的单元试验组成,故常称分批浮选试验,以区别于在中间试验和工业试验装置上进行的连续性试验。
1.试样的准备
考虑到试样的代表性和实验室小型磨矿机的效率,浮选试验粒度一般小于1~3毫米。原始试样可选用颚式破碎机根据所需破碎比分段或不分段破碎到约6毫米以下,然后在用振动筛闭路的对辊机中破碎到磨矿机给矿粒度。破碎过程应尽量避免粉尘的飞扬损失,特别是在粉尘的品位很高时。
若矿石中含有硫化矿物,特别是含有大量磁黄铁矿时,氧化作用对浮选试验结果可能会有显著的影响,因而试样应尽可能分期破碎,让大量的试样在较粗的粒度下贮存。在试样制备过程中,还应防止试样受污染,少量机油的混入就将妨碍浮选的正常进行。封存的试样,应放在干燥、阴凉、通风且不易被污染的地方,但即使这样,易被氧化的矿石也不宜于长期放置。
2.磨矿
实验室浮选试验每份试样量一般为500、1000或2000克,相应地磨矿机的内壁尺寸为Ф200毫米上下者较合适,可准备一台较小的磨矿机供中间产品再磨用。机体形状以筒形较好,它既可以装球也可以装棒,长度与直径相同或稍长。国内还大量地使用240×90和150×50 毫米两种规格的锥形球磨机,它的优点并不在于它的机体外形,而是因为整个结构设计得比较便于操作和节省体力。装球量以占磨矿机容积40%左右为宜。
根据给矿粒度和产品粒度以及筒体尺寸选用2~3种不同尺寸的球,最小者可为12.5~15毫米,最大者可为25~32毫米。粗磨时可使大中小球个数相等,细磨时可使大中小球重量相等,一般则可介于其间。磨矿浓度按不少文献记载常为50~67%固体,相当于液固重量比等于 1:1至1:2,而作者却倾向于采用与现厂生产相近的浓度,例如,对一般中硬矿石为75%(固体(液固比为1:3)左右,在此情况下产品粒度较均匀,过粗颗粒较少;反之,若矿石含泥多和产品粒度极细或密度小时,须采用较低的浓度。在试样密度很大或很小时,也可改按体积浓度(固体体积占矿浆总体积)为 40~50%计算磨矿水量。
总之,应使矿浆粘稠度适中。实验室采用分批开路磨矿,与工业上闭路磨矿相比,产品粒度特性不一致。一般来说,细粒级含量较高。有时也可使浮选机规格小于磨矿机。
3.擦洗
有时在浮选之前进行擦洗,可明显地提高有用矿物的可浮性,并改善浮选选择性。擦洗可在磨矿之后进行,也可不磨矿而只擦洗。擦洗可使用专门的实验室擦洗机,也可就利用浮选机在高浓度下(如70%固体)搅拌实现,还可利用实验室磨矿机,靠低速(如10转/ 分)回转擦洗,其中可装一些重量较轻因而只有擦剥而没有粉碎作用的材料。擦洗对于制造玻璃用石英砂、铁矿石、磷矿石、钾盐以及其他易受矿泥影响的矿石的浮选具特别重要意义。因酸、碱以及表面活性剂可改善擦洗效果,但必须考虑到它们对后续的浮选作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