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述空气质量时,通常用颗粒物来指代气溶胶中的尘粒,也就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的小质点。它们的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100微米,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
其中可吸入颗粒物就是常说的PM10,顾名思义,就是其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细颗粒物就是PM2.5,也叫可入肺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超细颗粒物(PM0.1)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0.1微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因粒径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
颗粒物的粒径决定了能否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以及沉积部位和滞留情况。比如,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不易进入呼吸道; 5~10微米的多沉积在上呼吸道;粒径为2.5~5微米的多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
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除了和粒径大小有关,还与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重金属等。在空气悬浮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吸附空气中存在的有机和金属等化学成分,以及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成分,可能会引发哮喘、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等,也可能会刺激或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会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等。
另外,颗粒物的健康影响还与其浓度相关。以PM2.5为例,当成分相同时,PM2.5的浓度越高,引起的健康危害越大;当成分不同时,有毒有害成分越多则健康危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