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砝码”原来叫“英磅砝码”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0 阅读:915

“英镑砝码”原来叫“英磅砝码”

磅”是重量单位,而“镑”则是货币单位,但它们的英文都是“pound”。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英镑”,其原意应该是“英磅”。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在英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变化。

 

一般来说,货币的单位也是重量单位。就像中国秦朝时的“半两”、汉朝时的“五铢”,英国人使用重量单位“磅”来度量白银。但一磅白银实在太昂贵,这个货币单位还太大,还需要更小的单位。旧英制下的换算关系是:1磅白银=20先令=240便士。

 

先令(shilling)是一种金币,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的苏勒德斯币,便士(pence)是小额银币,在中世纪,它的名字第纳尔、德涅尔或许更为人熟知。早期的欧洲各国,大体上都沿袭了古罗马时期的币制。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于是,作为重量单位的“英磅”演变成了世人所熟知的货币单位“英镑”。

 

“英镑砝码”原来叫“英磅砝码”当中国建立银本位制时,欧洲实行的却是金银复本位制,即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流通。当时的欧洲采用金银复本位,而中国采用了银本位,有其内在的原因。原因是货币供应量必须与经济规模相适应。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大的经济体,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决定了不可能采用金本位,因为黄金实在太少,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流通,而数量较多的白银则相对较好地满足了明朝的货币需求。而欧洲各国,当时的经济规模都还相当小,远不能与大明帝国相提并论,白银对他们来说,数量太多,黄金则太少,再加上当时的中国拉升了全球的银价,因此欧洲各国当时普遍采用金银复本位制。

 

英磅砝码

 

英磅砝码

标签: 砝码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