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用红外热成像图解中医里的“上热下寒”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0 阅读:957

“上热下寒”是当代人体质中多见的一种,特别是在亚健康、慢性病人群中尤为普遍,这种寒热温差相对分明的体质在红外影像中观察较为直观。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在今天,红外技术成了中医的眼睛,本文旨在分享红外在医疗中应用。

“上热下寒”一词虽于《灵枢经》中早已出现,历代医家对上热下寒证的表现、病机和治疗等描述详尽,但对其明确诊断提及较少。从热代谢的角度剖析此证型,需要清楚两个问题。

 

1.就人体而言,何为上?何为下?

文献记载中并无明确定位阐释,上下是一个含糊的相对概念,这意味着上热下寒是N种组合模型。

 

2.红外温度上的上热下凉一定是中医的“上热下寒”吗?

这点还得回归到生物体热传导的本质上加以考虑,如果是体型消瘦之人,深层组织的能量容易传导到体表,此时温度的高低可以反映“上热下寒”的本质,如果是形体肥胖,腹部脂肪层厚的人,则多考虑参考热传导从其他路径反映出来的信息,比如神阙、督脉反映点、全息反映点的信息。

 

在红外影像中观察多见的“上热下凉”大体可以分成三类

 

图1:脾胃升降失调导致的上热下寒红外推理模型图

①以胸膈为界,即上焦为上,中下焦为下,呈现上焦(心肺区、头面)温度>中下焦温度(脐周上下及下肢区),督脉温度不连续,中段明显低温区,同时关注膻中穴、缺盆、肘窝的温度,如果高,说明心包经及肺有热。同时注意神阙温度的高低,若神阙温度低则反映脾气虚或脾阳虚【见图1】,临床症状多见烦躁睡眠差,不易入睡,胸口易出汗、口干口苦甚至面部痤疮,口舌生疮同时伴随大便不成形或溏结不调、下肢冰冷,每人主症不尽全然相同,但大同小异,此时用药多从半夏泻心汤合栀子豉汤、虚人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考虑,以调动脾胃升降中枢,清上温下为目的。

 

②以肚脐神阙为界,脐以上表示上,脐下及下肢为下。红外图特征表现:脐上温度>脐下温度;督脉温度上热下凉、臀部及八髎穴区温度低;内脚踝(三阴交)温度低【见图2】;此种情况常以女性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为主症,同时伴随上文中上热下凉症状的表现。治疗以温补下焦为主旨,下焦温自会引火归元,用药可选甘姜苓术汤、暖肝煎、附子汤等,温针灸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等酌情参考。

③以腹股沟为界,即躯干和头面为上,下肢为下,躯干区域温差不大,躯干温度明显>四肢(尤其下肢),督脉温度相对连贯,两侧少腹区(肝胆经)温度高、臀部凉【见图3】,临床症状常表现手脚冰凉,下肢尤重,同时心情易烦躁易上火。这种虽然在温度分布上表现出上热下凉的状态,临床诊断更倾向于肝气疏泄、生发不利导致的阳气不达四末。

 

上热下寒的人群太庞大,有共性也有个体差异,本文供广大中医研究学者参考学习交流。

标签: 成像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