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种类总结分享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转载   2019-10-10 阅读:847
   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种类总结分享

  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主要是用来检测、检验和分析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现有的食品检测仪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主要是气相色谱仪(GC)加液相色谱仪(HPLC)辅助检测,当物质较为简单时,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检测,当基质较为复杂时,用 LC–MS 甚至用 GC–MS–MS 确证。

  ②有害化合物残留、渔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仪器:由于这类残留物较复杂,一般用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为主,以气象色谱仪、离子色谱(IC)、薄层色谱(TLC)等辅助检测。当需要做多种残留快的速检验,几乎均用 LC–MS–MS。

  ③有害元素及其价态的检测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是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和具有更高灵敏度的 ICP–MS;为鉴定元素的价态,一般采用元素分析仪与各种色谱分离系统联用。

  ④细菌病源性检测仪器:传统的检测仪器是用镜检和菌落计数器等,目前用于细菌、致病菌鉴定的仪器有六种以上。广为应用的仪器包括基因检测仪器、碳源代谢利用率检测仪器、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基于表面等离子谐振(SPR)仪器及基于细菌特征脂肪酸谱的仪器。

  ⑤微生物毒素检测仪器: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酶标仪、薄层色谱仪、黄曲霉素测定仪等,内源毒素类可用液相色谱仪或分光光度计检测;近年来海洋生物毒素的检测广泛运用液相色谱仪以及 CE 和 CE–MS 联用仪检测。

  ⑥转基因产品检测仪器:主要方法包括基因转录水平和基因水平的检测,主要使用离心机等制备基因样品的设备,用基因扩增仪(PCR)和酶标仪、电泳系统等进行分离、分析和检测的仪器。

  ⑦样品前期处理的仪器:食品安全分析、检验是在极复杂的样品中进行检测,只有微量的残留物和污染物,采用传统的样品前期处理仪器会使测量精度大大降低,甚至无法检测出污染物浓度,因此必须采用新技术生产的样品前期处理仪器设备,目前使用较多的如固相萃取仪(SPE)、凝胶渗析萃取仪(GPC)、基质固相分散萃取仪(MSPDE)、固相微萃取仪(SPME)、超临界萃取仪(sFE)等新仪器。

  ⑧食品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检测仪器:食品品质指标包括营养价值概念和食品安全性的概念两方面。常用来检测的仪器有维生素测定仪、蛋白质测定仪、脂肪测定仪、氨基酸测定仪和微量元素测定仪等。

  ⑨各类快速、现场检测设备:大量快速筛查的检测设备,生产现场在线质控仪器和现场速测仪。

  ⑩实验室必备的中、小型检测仪器设备 。

标签: 食品安全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购物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相关企业或个人自行免费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未证实。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QQ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