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国媒体报道:在燃料电池操作中,在300至600℃的中低温范围在制造成本,效率和可靠性方面有着较好的综合性能。然而,传统的燃料电池在相应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低离子传导性,使得难以制造高性能燃料电池。近,韩国研究人员大大提高了中低温陶瓷燃料电池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Lee Byeong-kwon)高温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Ji-Won Sohn博士与Shim教授合作,通过开发能够有效且稳定地降低电解质稀释的制造方法,成功地大幅改善了中低温陶瓷燃料电池的表现。
质子陶瓷作为下一代燃料电池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在中低温范围内的电导率比传统陶瓷电解质高100倍。然而,它们难以制成薄膜,并且与其它陶瓷材料的粘合能力差。
KIST-韩国大学联合开发了一种多尺度质子陶瓷燃料电池(PCFC)结构,能够稳定地生产电解薄膜,性能这是传统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两倍多。本研究中开发的薄膜电解质能够通过显著降低晶界电阻来大化性能。
研究人员已经证明,比头发更薄的电解质可以显着降低燃料电池的整体电阻,从而使功率输出高于基于同源材料的传统PCFC的两倍。
该研究由科技部(信息通信部),全球前沿多尺度能源系统研究项目和商业,工业和能源部下属的韩国能源技术评估研究所进行。论文发表在了Energy 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