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治理、生态修复……这些城乡发展新理念,给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机遇。江苏维也维山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全面完善装配式建筑科研、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不少创新成果开始涌现;其中,的生态护坡、海绵城市生产线的年生产能力达到8万立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
造边坡如同“搭积木”
生态护坡顺应了人与自然共生的要求,最早发端于日本,近些年引入我国后,受到各方瞩目。
江苏维也维山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董事长姜邦成介绍,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对河道、山体、道路两侧的边坡进行支护,形成既能稳定边坡,又能恢复自然生态的护坡方式。
相比之下,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等传统的边坡工程,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江苏维也维山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位于盐城,是江苏省目前规模较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基地。记者在维也维山厂区看到,其生态护坡系列产品,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分为阶梯式、箱式、鱼巢式、植草式、抗震式等,所有产品均采用可动性连接,可以进行多种组装方式,建造边坡如同“搭积木”。
河道生态恢复
近年来,不少城市对黑臭水体进行深化治理后,需要重塑河道。若采用砌石及浇筑混凝土固化的“铜墙铁底”形式,虽然减少了河水渗透和流失,但不利于河流的生态功能恢复。
多措并举修复水生态,具有现实意义。江苏维也维山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的“鱼巢式+植草式+平铺式”装配式生态护坡,只见渠岸绿植茂盛、渠水碧绿清澈。
最底层为鱼巢式护坡,混凝土预制块内部为敞开式设计,便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中间为植草式护坡,错牙摆放进行绿植覆盖,与鱼巢式护坡搭配使用;顶层为平铺式护坡,大绿植预留,加上装配式建筑新工艺,建成后的整体观感和使用功能俱佳。
期盼规模优势
国家对水体治理、生态修复提出了明确要求,也是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力的重要方向。江苏维也维山生态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全面铺开装配式建筑产业布局,在省内拥有PC构件生产线、轻钢生产线等31条预制构件生产线,产品线覆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生态护坡、海绵城市构件等。
生态护坡本身,由于产品为预制构件,到现场直接“搭积木”式安装,配合机械化施工可以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同时,预制构件实行工业化生产,体量较大、耐腐蚀程度高,既有柔性生态质感,又能实现护坡挡土、防水流冲刷的多重功能。
不过,生态护坡产品在没有形成规模化应用优势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人工种草护坡、土工网垫植草护坡、砌石骨架植草护坡等工艺技术,工程造价略高,存在发展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装配式建筑的批量化、工业化优势,一定要形成规模后才能体现。建议各地一方面加强生态护坡项目的试点示范,形成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探索生态学原理,继续提升边坡防护技术。
生态修复的1.0阶段是绿化美化,适时、适地利用自然地貌结合人工辅助造景营建绿色走廊,实现公路建设、使用和养护可持续发展;2.0阶段是植被恢复,以“生态防护第一、景观第二”为原则,尊重生态系统和植物的自然规律,恢复破坏的自然植被,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防护功能;3.0阶段是生态优先,强调不是简单的公路生态化,而是将公路工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统筹考虑,将生态贯穿公路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注重公路生态系统单元良好的自我修复,并以维系其自身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目标。
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我司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狠抓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土壤修复利用、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